中国学校卫生

新形势下中国公共卫生医师职能定位探析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7

现有公共卫生医师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但公共卫生医师职能存在政策设计不 明晰、人员实际作用有限、难以满足多元健康需求等问题。新形势下的公共卫生医师涉及疾病预防、健康维护、健 康促进三大基本职能,具体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促进、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全科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科公共卫 生五类,其应做到推动医防结合、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倡导关口前移、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并做到提供连续的、覆盖 全生命周期的公共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是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抓手。公共卫生医师作为公共卫生人才的核心,是“大健康”理念下实现全民健康的中坚力量[1]。“健康中国”战略和“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的全面推开,为公共卫生医师的职能定位提供了政策支撑。当前针对公共卫生医师职能的研究较少,且公 共卫生医师职能严重滞后,无法与新形势相适应[2–3]。为此,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共卫生医师面临的背景与挑战,梳理现有公共卫生医师职能存在的差距与转变方向,尝试对新形势下公共卫生医师职能进行定位。

01

公共卫生医师面临的新形势

1.1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群健康

2017年底中国≥60岁人口已达2.41亿,占全国人口的17.3%[4]。全面放开二孩引致妇幼保健服务需求增加,慢性病负担占全国疾病总负担的>70.0%[5]。国家全面启动健康中国战略,积极推进老年人、新生儿、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公共卫生医师发展理念向“以健康中心”转变。

1.2 技术应用要求提高

公共卫生医师不仅是公共卫生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更是开发、应用疾病预防控制新技术的弄潮儿。卫生领域学科交叉融合涌现了日新月异的新方法,特别是健康大数据的积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6],对公共卫生医师领域预防医学技术创新、研制疫苗、消除疾病以及技术转化与创新能力提出更高地要求。

1.3 参与全球健康治理

全球化消除地理屏障,带来了疾病传播风险,新兴传染病和旧传染病的复燃增加了防控难度。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疾病防控演变为国际共同责任[7]。公共卫生医师职能国际化、专业化既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内在要求,又是应对全球健康形势的外部需要。

1.4 职能部署亟待完善

公共卫生医师尚无一部完整的顶层制度。《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要明确公共卫生人才职能[8],然而公共卫生医师职能定位仍然模糊。优化公共卫生医师职能部署,提供高质量的公共卫生服务是打破医防体系不均衡发展的必要举措。

02

公共卫生医师面临的挑战

2.1 重医轻防,发展趋势与预防理念背道而驰

伴随着卫生事业的改革,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公共卫生服务萎缩,导致政策制定、卫生服务提供走向“重医轻防”的怪圈。在宏观政策层面,“预防为主”作为一直以来的卫生工作方针之一,仅停留在决策者的意识层面,并未转化成实质性政策体系;在微观管理层面,不论在具备部分公共卫生职能的医疗机构,还是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医师均未得到重视,服务创收成为首要策略。

2.2 医防割裂,碎片化服务制约公共卫生医师发展

医疗资源投入不平等以及“重医轻防”的观念带来了医防职能逐步分离[9],公共卫生医师及其职能的作用弱化。公共卫生医师岗位在多个体系均有分布,存在碎片化和多头管理现象,严重制约公共卫生体系发展。疾病预防体系和防治结合体系的公共卫生医师各自为政[10],融合预防与临床职能的妇幼保健医师发展成庞大的医疗提供者;疾病控 制创收职能被剥离后推向市场,疾病控制服务发展缺乏经费支持。

2.3 工作重心迁移,重科研的发展思路与实践工作渐远

防疫站更名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强调应用性研究重心。然而,在强调科研的背景下,公共卫生医师工作主要关注分子生物学等实验室科学,在高校的学历教育层面亦侧重于培养研究性人才。中级及以上公共卫生医师职称考评体系亦受 科研思路影响,预防医学毕业生所学理论知识难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凸显了教育体系与工作体系严重脱节的问题。

03

现有公共卫生医师职能

上一篇:仅半月,5起诺如病毒感染事件在学校暴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