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校卫生

电影银河补习班一个白日梦一碗毒鸡汤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7

2019年7月,电影《银河补习班》上映,那时我刚刚高中毕业。“感动”“反思教育”“思考父母”“热泪盈眶”,这是我身边很多朋友对《银河补习班》的评价。所以在看这部影片之前,我期待这部电影能“励志”“燃”、能让我“反思教育”。“马飞总是不完成作业,全班就他一个人这样。”“别的同学写作业写到11点,马飞居然在家玩电脑。”不刷题,不看课外辅导书,每天看0.1cm高的教材,考试前半个月逃课去看航展,总是慢半拍、脑袋并不聪明的马飞,在父亲马皓文的辅导下,不到一个学期,就从班级排名垫底到考进重点学校的年级前十。如此神奇,让我怀疑他所就读的到底是不是一所省重点寄宿制学校。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受到污蔑的桥梁建筑师马皓文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最终把孩子培养成宇航员的故事,走的是温情励志,还有一些幽默的路线。看得出来,有些地方,影片想要引发人们关于教育的思考。原本是颇受好评和正能量的作品,但我在看的过程中,却不得不几次暂停,以便从电影中狂热的呐喊声里抽离出来,冷静下我那因不停地受到鼓吹而隐隐发热的大脑。

《银河补习班》中,马皓文所呈现的教育就像是一个白日梦,一个人人都喜欢做的白日梦,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像影片中马飞一样轻松愉快地学习成长成才呢?但这能当真吗?

当今的家长冷静下来想一想,以下的行为自己能做吗,敢做吗?一次,马皓文骑自行车带马飞上学的路上,明知道马飞上课要迟到了,居然停下车来,漠视校规校纪,给马飞讲如何写作文、讲诗的意境、和马飞捉迷藏,导致马飞迟到。期末考试冲刺阶段,马皓文给马飞请假半个月去看航展,在学校不同意的情况下,带着儿子逃课去看航展。现实中,无论在哪个学校,像马飞一样,经常迟到、逃学、旷课的同学,都是要受到惩罚,要被开除的,家长是断不可能这么做的。

影片中有一段经典而热血的台词,马皓文站在代表着应试教育的教育界领导面前,扬着手上的卷子,掷地有声地说着:“每个选择题,都有四个选项,ABCD。但是在他们未来一生当中,碰到哪个问题的时候,会自动地跳出这四个选项呢?知道ABCD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答案里面,还应该有EFGHIJKLMN。不管世界怎么变,他们想每个问题都能想到XYZ,我们的孩子就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这是广为转发的一段话,也是整部影片的核心之一,而在我看来,却恰恰是一句暴露了这部影片最大问题的一句话。它看起来很对,似乎揭示了应试教育所不能解决的孩子的真正的关于人生和命运的问题。但实际上,这番马皓文言之凿凿地说出,让在座的领导和学校教务主任愣住的话,在我看来和一个初中生的想法没什么区别,显得十分幼稚可笑。考试中选择题的目的,是为了检测你到底知不知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底是李白还是杜甫写的,根本就不是为了给你指明人生路怎么走。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为了给你指明人生轨迹,而是让你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培养学习的能力、坚持的毅力、克服困难的勇气。无论是做一道比较难的题,还是啃下一个不懂的知识点,是这些潜移默化的东西沉淀在你的脑海中,让你有实现梦想的最基本的武器,让你能够获得自己开启人生的入场券,而不至于在路途中就被别人诓骗,而不至于总是异想天开脱离现实。既然承认知道ABCD的重要,就要在没有更好的检测学生的知识吸收程度的方法之前,接受考试,就不要拿着试卷和学校谈人生。

再说“孩子未来的人生当中没有ABCD”,是因为人生中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什么选择题,它不需要有ABCD。马皓文所说的不管世界如何变,孩子都能想到XYZ,这句话没错,但是似乎并不能作为抨击学校考试的话,因为只有学校向孩子普及了这些最基础的知识,孩子们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想出XYZ,有能力应对未来千变万化的世界。

马皓文还把学校布置的预习、复习,反复加深印象的作业,比喻成热馒头,说馒头热了一遍又一遍,比不上新蒸出来的好吃,暗指知识重复来重复去,没有新鲜的东西吸引学生。可实际上,“温故而知新”,对于初中生来说,需要一定的重复加深印象,才能巩固,才能收获新知识。马皓文作为一名设计工程师,或许在某门课程的某些内容等方面比重点学校的任课教师教得好,但无论马皓文有多么优秀,他都不是教育专家,也不是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初中教师,绝不可能初中每门课程都比重点学校的任课教师教得好,绝不可能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处处比重点学校教师高明,比重点学校教师更懂教育。

上一篇:传统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
下一篇:没有了